|
出于对羽毛球运动的热爱,对于羽毛球知识的渴求,在场馆内收集了不少大家平时使用的羽毛球,将一一做解剖来看看球头内部的样子,分析一下那些球性价比会比较好。大家笑看一下吧。
---
第一期解剖的是羽峰No.9003号球,速度应该是76的。该球价格不明,打听中。毛片肯定是鸭毛的了,看做工应该也不会达到场馆B级标准了,首先是毛片不够韧,手感很脆,用力毛片容易折断,而且涂了很多胶水,致使整个球都变得很硬,很重。试打下来的飞行线路也表现出了这点,正手发球测试飞的很冲,容易出底线,且下落过程产生斜飘球路不准,虽然球身没有晃动,但是这个完全是由于胶水的缘故,比较耐打,一旦毛片折断后性能下降明显。(图中展示的球是全新的球,拿来试打几拍后拍照,解剖的。)
可以从图中看到这个球的外观还算干净,只是毛片在尾部形成的并不是一个完美的圆(不是由于试打后造成的)如图一。铺开的球头可以说是双拼球头,上下材质非常明显。顺带提一句,这个球头是我破过的几个球头中切开最顺利的,感觉上半部分填充物像是硬纸浆一类的材料,很容易用指甲抠上一个很明显的印记。下半部分是纯粹的碎软木,更具经验来说这样的球头弹性在初期是可以的,但是多拍之后,由于用料低档的关系很容易变形走样,造成羽毛球的飞行线路不稳,直至羽毛球报废。 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