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
鹿茸作为传统滋补珍品,一直备受追捧。但正是因为价值高、需求大,市场上的鹿茸品质参差不齐,各种“套路” 层出不穷。不少内行人都坦言,有些假货、劣货做得太逼真,稍不注意就会掉坑。今天就来揭秘几种最常见的 “问题鹿茸”,帮你避开智商税!
“骨化茸” 冒充 “正宗鹿茸”
营养差了十条街
怎么冒充?
鹿茸是梅花鹿或马鹿未骨化的幼角,而“骨化茸” 是已经完全长成、质地坚硬的鹿角。不法商家会把骨化茸打磨掉外层粗糙部分,再切成薄片,冒充鹿茸出售。因为两者外形相似,很多人单看切片根本分不清。
危害在哪?
鹿茸的珍贵之处在于其中的活性营养(如氨基酸、多肽、生长因子),这些成分在鹿茸未骨化时最丰富,一旦完全骨化,营养成分几乎流失殆尽,只剩坚硬的骨质纤维,吃了跟啃骨头没区别,更别提滋补功效了。
教你识别:
·看断面:正宗鹿茸断面有细密的蜂窝状小孔;骨化茸断面质地坚硬,孔眼粗大,甚至能看到明显的骨质纹理。
·摸手感:鹿茸切片捏起来有韧性,不易折断;骨化茸则又硬又脆,稍用力就会碎。
“硫磺茸” 藏隐患
为了好看,不惜用化学品
怎么藏隐患?
新鲜鹿茸不易保存,容易发霉变色。有些商家为了让鹿茸看起来“洁白新鲜”,会用硫磺熏蒸处理。经过硫磺熏制的鹿茸,颜色鲜亮、不易变质,却暗藏健康隐患。
危害在哪?
硫磺熏蒸会产生二氧化硫残留,长期食用可能刺激呼吸道和胃肠道,甚至损伤肝肾功能。这种“美白” 是以牺牲健康为代价的,尤其对老人、孩子等免疫力较弱的人群危害更大。
教你识别:
·闻气味:正常鹿茸有淡淡的腥香;硫磺茸凑近闻,会有刺鼻的酸味或硫磺味,仔细闻还会觉得喉咙发紧。
·看颜色:自然的鹿茸颜色是浅黄或浅棕,略带光泽;硫磺茸则白得不自然,像被“漂白” 过,且缺乏光泽。
“异地茸” 冒充 “核心产区茸”
产地造假,品质天差地别
怎么冒充?
鹿茸品质与产地密切相关,像我们慈口乡这样的生态产区(依托优质水源、林地资源,加上尊禧鹿业的科学养殖技术),所产梅花鹿鹿茸营养更丰富。但有些商家会把非核心产区的鹿茸,贴上“优质产地”标签以高价出售。
危害在哪?
非核心产区的鹿茸可能因养殖环境(如饲料、水质)不佳,存在重金属超标、营养成分不足等问题。比如有些地方的鹿茸,检测出的氨基酸含量比核心产区低近一半,花高价买的却是“劣质品”。
教你识别:
·查溯源:优质产区的正规企业会提供养殖基地信息、采茸时间等,可追溯来源;而“异地茸” 往往说不清具体产地,更拿不出权威检测数据。
·看资质:优先选择有资质的企业,这类企业对品质把控更严格,鹿茸品质更有保障。
避坑总结:买鹿茸,记住这 3 点
1.不贪便宜:优质鹿茸成本高,价格过低的基本是陷阱。
2.看渠道:选择正规企业、有实体店或官方商城的品牌,避免微商、地摊等无保障渠道。
3.留证据:要求提供相关资质,保留购买凭证。
鹿茸滋补的是身体,可别让“问题鹿茸”伤了身体又伤了钱。记住这些鉴别技巧,才能避开骗局,买到真正有价值的好鹿茸。
|
|